《尘埃霓虹录》黄博文江晗全本阅读_(黄博文江晗)全集阅读
  • 《尘埃霓虹录》黄博文江晗全本阅读_(黄博文江晗)全集阅读
  • 分类: 言情小说
  • 作者:漫无边际的杰西
  • 更新:2025-09-19 03:58:25
阅读全本
现代言情《尘埃霓虹录》是作者“漫无边际的杰西”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,黄博文江晗两位主角之间虐恋情深的爱情故事值得细细品读,主要讲述的是:黄博文出身十八线小县城,一生遇到了两个对他意义非凡的女性。黄博文相貌清秀又有才华,在他的苦苦追求下,富家女王笛同意与他结为夫妻。后来黄博文还开创了自己的公司,在当地小有名气,几年后公司面临危机,黄博文凭借自己的远见和魄力扭转乾坤,化解了这次危机,同时与自己的得力助手司楠携手共进…

《《尘埃霓虹录》黄博文江晗全本阅读_(黄博文江晗)全集阅读》精彩片段

结婚后的第二年,秋老虎正烈的时候,黄博文下班回家时,手里多了个印着卡通婴儿的礼盒。

王笛正窝在沙发上敷面膜,看见那抹鲜亮的粉色,从面膜下发出含混的笑:“买这玩意儿干嘛?”

“给你看的。”

黄博文换了拖鞋,把礼盒放在茶几上,打开里面是套孕妇专用的护肤品,瓶身上画着胖乎乎的小熊。

他最近刚拿下一个重点项目,奖金发了不少,师兄拍着他的肩膀说“博文,你们都结婚两年了,什么时候考虑考虑家庭大事啊”,他琢磨着现在薪资稳定,科研所的福利也完善,是时候要个孩子了。

“我们要个宝宝吧。”

他挨着王笛坐下,指尖轻轻碰了碰她敷着面膜的脸颊,“你不用去上班了,在家安心备孕,我养得起你们娘俩。”

王笛揭下面膜,露出光洁的脸,眼里闪过一丝雀跃。

她在公司待得本就不舒心,每天盖盖章、整理文件,同事们看她的眼神总带着“关系户”的微妙,早就想辞职了。

“真的?”

她往黄博文怀里靠了靠,闻着他身上淡淡的消毒水混着阳光的味道,“那我下周就去递辞职报告。”

黄博文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:“都听你的。”

他想起刚结婚时,王笛还抱怨过科研所的宿舍太小,现在他们攒钱换了套两居室,虽然离市中心远些,但阳台能晒到一整天的太阳,王笛说过喜欢这样的房子。

还没等王笛去递报告,周末上午,师母便拎着一兜新鲜蔬菜上门,刚进门就把菜往厨房一放,对着正在试穿孕妇裙的王笛沉了脸:“听说你要辞职?”

王笛听着母亲严肃的语气,仔细观察着母亲的脸色,吐了吐舌头:“妈,我跟博文商量好了,在家备孕方便。”

“方便?

我看是你懒惯了!”

王笛妈妈走到客厅,“你那工作是你爸托了多少关系才弄来的?

活儿最轻,工资不少拿,多少人盯着那个位置呢!”

黄博文端着切好的水果从厨房出来,听见这话脚步顿了顿,把果盘放在桌上,轻声说:“妈,小笛边上班边备孕确实累,现在我们想先把孩子要了,以后再考虑工作的事也不迟。”

“迟了就赶不上了!”

王笛妈妈没看黄博文,眼睛盯着王笛,“你当全职太太当久了,跟社会都脱节了怎么办?

手里有份工作,心里才不慌!”

她拿起桌上的苹果塞给王笛,“哪怕你怀上了,跟单位休假也行啊,社保公积金都给你交着,不比在家闲着强?

人呐,不能太娇气,总得有点自己的奔头。”

王笛咬着苹果没说话,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果核。

她知道妈妈说的在理,可一想到每天去公司面对那些客套又疏离的笑脸,面对永远盖不完的章,心里就发怵。

她偷偷看了眼黄博文,他正低头给果盘换牙签,侧脸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温和,仿佛无论她做什么决定,他都会站在她这边。

“妈,小笛要是不想去,就算了。”

黄博文突然开口,声音不高却很坚定,“家里现在不缺这份工资,她开心最重要。

等孩子生下来,要是她想上班,我再托人给她找,或者去我们科研所做行政也行,离家近。”

王笛妈妈看着女婿,叹了口气。

这两年黄博文确实出息了,说话做事越来越有担当,可她总怕女儿被惯得没了分寸。

她戳了戳王笛的额头:“你啊,就是被博文惯坏了。

这事你自己想清楚,别将来后悔。”

那天下午送走妈妈,王笛靠在黄博文怀里,手指在他胳膊上画圈:“是不是让你为难了?”

“没有”黄博文低头吻了吻她的秀发,“你怎么舒服怎么来。

要是想上班,我陪你去跟领导说请长假;要是想在家,我每天下班回来给你做营养餐。”

他顿了顿,打开手机的备忘录,上面记着密密麻麻的字,“我查了资料,备孕要吃叶酸,不能喝咖啡,还要早睡早起……”王笛看着他认真的样子,想象着在家备孕的幸福,“知道啦黄博士,以后全听你的。”

她凑过去吻他的嘴角,“我还是想辞职,在家给你煲汤,等你下班回家,好不好?”

黄博文的眼睛亮了亮,用力点头:“好。”

他伸手把她抱得更紧,阳台的风吹进来,带着桂花的甜香,吹动了茶几上那份还没拆开的辞职报告——那是他早上特意帮王笛打印好的。

他知道王笛妈妈的顾虑,也懂工作对一个人的重要性,但他更想让她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。

就像当初追她时那样,他想给她的从来不是束缚,而是无论做什么选择,都有底气的安稳。

晚风渐起时,黄博文开始研究孕妇食谱,王笛窝在旁边刷着手机,客厅的灯光暖融融的,把两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,像个慢慢成形的家。

2011年的雪来得比往年早,王笛拿着验孕棒站在卫生间镜子前,看着那两条清晰的红杠,指尖轻轻抚过小腹,嘴角忍不住扬起笑意。

她刚想给黄博文发消息,“医生说己经一个多月了。”

手机却先弹出他的微信:“今晚有应酬,所里同事约了谈公司的事,晚点回。”

这己经是黄博文这个月第十次晚归了。

自从科研所那几个老同事找到他,说要合伙开家做新材料研发的有限公司,他就像上了发条的钟,白天在科研所忙项目,晚上带着合同和样品穿梭在各个酒局。

王笛还记得他第一次提起这事时眼里的光:“小笛,等公司走上正轨,咱们就换个带阳台的房子,给孩子种满花。”

可现实是,他们的婚房里越来越冷清。

王笛孕吐厉害,夜里总被饿醒,客厅的灯常常亮到后半夜,餐桌上温着的饭菜热了又凉。

“你看你这脸色差的。”

师母周末来看她,一进门就皱起眉。

餐桌上放着吃剩的外卖盒,沙发上堆着没叠的毯子,王笛穿着宽大的睡衣,正对着电脑查孕期注意事项,眼圈底下泛着青黑。

“博文呢?

又出去了?”

王笛低下头,指尖划过屏幕上 “孕早期需家人陪伴” 的字样,声音闷闷的:“他谈事呢,说公司刚起步,得多拉点资源。”

师母叹了口气,撸起袖子就进了厨房:“谈事也不能把你一个人丢家里啊。

你这怀着孕,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。”

菜刀剁在砧板上咚咚响,师母一边洗菜一边念叨,“男人啊,一得意就容易忘本。

当初追你的时候多上心,现在孩子都有了,倒成甩手掌柜了。”

王笛没接话,走到厨房门口看着师母忙碌的背影。

蒸汽从锅里冒出来,带着排骨汤的香气,恍惚间像回到了没结婚时,师母总在周末炖好汤喊她回家喝。

这时门锁响动,黄博文红着脖子,眼神疲惫地进来,公文包扔在地上,身上的酒气混着烟味扑面而来。

“小笛,我回来了。”

他脚步虚浮地走过来,想抱她却被师母一把推开。

“你看看你这样子!

满身酒气别碰孩子!”

师母的声音带着火气,“博文,小笛怀着孕呢,你就不能少喝点?

钱是挣不完的,家里人最重要!”

黄博文的酒醒了大半,看着王笛苍白的脸,又看看师母生气的眼神,突然红了眼眶。

“妈,我……” 他想解释项目有多关键,客户有多难缠,话到嘴边却变成了哽咽,“我这就去洗澡,以后不喝这么多了。”

那天晚上,师母在客房住下了。

王笛躺在床上,听着黄博文翻来覆去的动静,悄悄摸了摸肚子。

窗外的雪还在下,落在空调外机上簌簌作响。

她知道黄博文是想给这个家更好的生活,可那些没说出口的牵挂、夜里独自忍受的孕吐、对着空荡客厅的等待,像细密的雪,一层层堆在心里,有点凉,又有点沉。

从那以后,师母每天都来家里。

早上送新鲜的蔬菜,中午做营养餐,晚上一切安置好了才离开。

黄博文依旧忙,但回来的时间早了些,酒也喝得少了,进门第一件事就是蹲下来听她肚子里的动静,手掌贴在她小腹上,眼里的疲惫里多了些温柔。

“等公司稳定了,我一定好好陪你。”

他在她耳边轻声说,下巴抵着她的发顶,带着歉意的热气拂过耳廓。

王笛轻轻 “嗯”了一声,心里知道,这场关于事业与家庭的平衡,他们才刚刚开始学。

2012年深秋的凌晨,医院走廊的灯光惨白地映在黄博文脸上。

他攥着皱巴巴的产检单在手术室门口来回踱步,皮鞋底蹭过瓷砖地面,发出单调的声响。

衬衫袖口卷到肘部,露出的小臂上还沾着昨天应酬时溅到的酒渍,眼下的乌青重得像涂了墨,却丝毫不敢合上眼睛 —— 王笛进手术室己经三个小时了。

师母端着保温杯走过来,把温热的豆浆塞到他手里:“喝点东西垫垫,你这两天就没正经吃过饭。”

她看着黄博文眼底的红血丝,叹了口气,“小笛吉人天相,你别太熬着自己。”

黄博文点点头,刚抿了口豆浆,手机就在口袋里震动起来。

他以为是公司的事,皱着眉掏出来,屏幕上却跳出银行到账提醒 —— 合伙公司的第一笔分红终于到账了,数字后面跟着一长串零,足够覆盖他们新家的首付。

黄博文激动得快要流下眼泪,盯着那一串数字数了又数,足足有7位数,可他此刻还不能高兴得太早,王笛和孩子还生死未卜,黄博文把手机塞回口袋,目光又牢牢锁在手术室紧闭的门上。

走廊尽头的窗户透进鱼肚白,他终于听到里面传来隐约的啼哭。

那声音不大,像小猫爪子轻轻挠着心尖,黄博文猛地顿住脚步,浑身的血液仿佛瞬间涌到头顶。

护士推门出来时,他几乎是扑过去的:“我妻子怎么样?

孩子……母子平安,是个健康的男孩。”

护士笑着递过襁褓,“小家伙嗓门挺亮呢。”

黄博文小心翼翼地伸出手,指尖刚碰到婴儿柔软的脸颊,眼泪就毫无预兆地掉了下来。

他想起这大半年的奔波,陪王笛做产检时总在接工作电话,她孕吐厉害时自己在酒桌上陪客户喝到吐,无数个深夜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,看到王笛蜷缩在沙发上等他的背影…… 所有的愧疚和辛苦,在听到这声啼哭的瞬间都化成了滚烫的暖流。

师母拍着他的背,眼圈也红了:“好,好,这下都好了。”

他把额头抵在襁褓上,婴儿的呼吸带着奶香扑在他脸上,痒痒的,却让他的心前所未有的踏实。

王笛被推出手术室时脸色苍白,嘴角却带着浅浅的笑意。

黄博文俯身握住她的手,她的指尖微凉,他用掌心紧紧裹住,像握住了全世界。

窗外的阳光越发明媚,透过玻璃落在母子俩身上,暖融融的。

拿到第一笔分红那天,黄博文在银行 ATM 机前查了三遍余额,数字后面的零晃得他眼睛发涩。

科研所的同事拍着他的肩膀笑:“博文可以啊,这下能换套大平层了!”

他只是腼腆地笑,心里早就盘好了这笔钱的去向 —— 换房子不急,眼下有更重要的事要做。

他先往老家的银行卡转了五万块,给母亲打电话时特意说得轻描淡写:“妈,项目奖金发了点,你们买点好吃的,别总舍不得。”

电话那头母亲絮絮叨叨问他累不累,说弟弟最近在县城看婚房,首付还差些。

黄博文握着手机嗯了半天,挂了电话就又转过去十万,备注写着 “给弟弟安家”。

他想起小时候弟弟总跟在他身后喊 “哥”,穿着他穿过的旧球鞋,此刻仿佛能看见弟弟在电话那头蹦跳的样子。

转身去月子中心签合同时,前台报出的价格让黄博文喉结滚了滚。

市里最好的VIP套房,每天的费用抵得上他刚工作时半个月的工资。

但他看着宣传册上母婴师专业的笑容,想起王笛怀孕时孕吐到整夜睡不着,生产时疼得攥白了他的手,还是咬着牙刷了卡。

“就在这间,” 他对前台说,“所有母婴用品都要最好的。”

王笛在月子中心第一次见到营养师定制的餐食时,挑了挑眉“黄博文,你发财了?”

他正笨拙地给儿子换尿布,动作还是护士教的,听见这话抬头笑,眼镜片后的眼睛亮晶晶的:“以后会更发财的。”

阳光透过落地窗照在婴儿床的小被子上,王笛看着他额角新添的抬头纹,突然觉得那些被他忽略的孕期时光,好像都藏在这细心的照料里了。

剩下的钱被黄博文分成了三份:一份存进家庭日常开销卡,密码是王笛的生日;一份转进了新开通的银行卡,他在手机备忘录里写着“创业储备金”。

每天晚上从公司忙完,他都会绕路去月子中心,坐在婴儿床边看儿子皱巴巴的小脸,听王笛抱怨月子餐太清淡,手指却在手机上刷着师兄公司最新的财报。

师兄创办的新材料公司己经在业内小有名气,上次聚会时师兄拍着他的肩膀说:“博文,你技术这么好,不该只在研究所里打转。”

这话像颗种子,在他心里发了芽。

他看着自己公司账户里缓慢增长的流水,又看看怀里熟睡的儿子,突然觉得浑身都是劲。

正想着,手机响了,是合作方催他去谈项目。

他给王笛掖了掖被角:“我晚点回来陪你。”

王笛挥挥手让他快走,看着他匆匆离去的背影,手指轻轻碰了碰儿子柔软的头发 —— 这个曾经连求婚都紧张得磕膝盖的男人,好像在不知不觉中,撑起了一个家的重量。

查看完整章节

同类推荐

猜你喜欢